第(3/3)页 嬴高正努力让更多百姓有机会读书,通过发展工商业和建筑业解决他们的基本生活需求。 自己除了加重天下人的负担,迫使他们修建阿旁宫,导致工匠和百姓苦不堪言,连自己的孩子都不如。 但是,嬴高的成就,也是继承了朕的智慧。 或许在治国理政上,嬴高天赋异禀,但对于开疆拓土的雄心尚显不足。 他似乎更适应于和平时代的治理,而在军事指挥上略有不足。 在这点上,他不及朕。 这恰好,朕承担起开疆拓土的重任,而嬴高则专注于内政管理。 未来大秦的辉煌,将在我们共同的努力下绽放。 是的,就这么决定了。 稍后朕便去找王翦,将兵权重新收回手中。 兵权过于危险,嬴高掌握之下并没发挥其应有的效用。 只有他失去兵权,朕才能安心,无需担忧他胡乱来。 而朕也能更好地外出体察民情,了解民间疾苦。 朕要仔细调查嬴高手中的种子,是否真的能够亩产千斤。 以两个来月的时间,足以查明真相。 在此期间,朕或许还能突破到大宗师。 嬴高才智过人,大秦繁荣昌盛,指日可待。 遗憾的是,朕只有五年的寿命,心中实在不甘。 朕必须突破到大宗师,才能延长寿命,与嬴高共同见证大秦的日益强盛。 想到这,嬴政的决心愈发坚定。 回想起这段期间经历的一切,依然感到不可思议。 当然,还有愤愤不平。 身为始皇帝,岂能容你董仲舒随意安排朕的官职? 若非你为朕解答诸多疑惑,待朕表明身份后,第一个处决的便是你。 嬴高的志向,让嬴政震惊,他对各家思想有着深刻的理解。 让百家中有才能的人为秦国百姓传授知识是件好事。 第(3/3)页